来看许毅等人对同性恋的解释,以及对同性恋艾滋病问题的陈述

[复制链接]
查看3154 | 回复18 | 2010-8-14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一医师认为“男同性恋者雌激素是常人3倍”,据称用雌激素把白鼠“成功改造成同性恋”


钱江晚报 记者王蕊
2010-08-13

  省卫生厅近日报告,今年上半年全省艾滋病病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7.9%!急骤上升的人群是男男同性恋!

  一定不是巧合,昨日和前日连续两个晚上,我以前认识的一位“同志”在网上与我聊到半夜,他说“自己已是万箭穿心”,因为被确诊为艾滋病病人,因为即使这样,他仍然无法克制自己。

  我也无法入睡。打开电脑,突然杭州某网络论坛上,一幅照片映入眼帘:两个名校毕业的帅哥相依相恋,笑得很灿烂。

  我电话“搔扰”了一位专家,浙医一院精神卫生科许毅。他近20年来一直在研究“同志”现象。他告诉我说: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人群中发生的概率为3%~5%。研究发现,男孩大脑开始性分化那个阶段,如果其体内雌性激素偏高,将来的性取向就会喜欢同性。

  杭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社会上对同性恋者已经有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一是在校园、酒吧扫荡式防艾宣传,二是直接免费提供安全套。

  他的倾诉

  一脚踏进G圈 另一脚踏入A圈

  我和“同志”小朱认识是因为以前写过的报道。小朱说,自己和文中的主人公有极类似的经历,后来,我们一直网上联系。前天、昨天连续两个晚上,小朱跟我讲他的故事。

  “我现在真有万箭穿心的感觉。”小朱说。

  我见过他,小朱很帅,在人群中绝对是出挑的。这是记者印象中多数“同志”的特点,很文气、爱漂亮,或许还有点自恋。去年他被确诊了“A”(AIDS艾滋病)。

  小朱28岁,妻子漂亮,宝宝3岁,原本是个让人羡慕的三口之家。

  可婚姻下面的暗涌,外人不知道。小朱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男孩。“我其实就是女孩心理,跟你一样喜欢帅哥,看到喜欢的会心跳加速。”

  只是因为外界的种种原因,小朱从没把自己的秘密透露给别人。压力太大了,小朱强迫自己“改正”。改了几年,他觉得自己改好了。他认识了一个很喜欢自己的女孩,跟他结了婚,不久以后又有了孩子。

  可小朱内心的渴望一直压抑不住。“我以为我改好了,其实根本没有。这东西根本改不掉。后来我跟老婆分居,但她不知道是这方面的原因。”

  小朱说自己忍不住。在酒吧,在网上,他找到了杭州一个地下小圈子,同志圈子。跟他们在一起,他才觉得自己“活着”。

  “你知道我们这些人,没有几个敢出柜(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就是因为这个群体受人歧视太多,大家都在地下,随机性很强,也很乱,其实也很痛苦。”小朱说,自己一直很想找一个长久的伴侣,心仪的碰到过,但没有坚持下来。这个圈子诱惑多,不像异性恋有婚姻的约束,同性伴侣很不稳定,“出轨”的相对多。

  他说,圈子还有一句话:“一脚踏进G圈,另一只脚也就踏入A圈。”这里的G圈说的是同志(GAY),A圈说的就是艾滋病。

  小朱说,治病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些病友,他们有的人后悔,有的人绝望,有的人自暴自弃想故意把A传给别人。小朱说自己也经历过这些思想斗争,现在有时候也做做志愿者做同伴教育,病友有了极端的想法,他就去劝一劝,开导开导。他对身边“同志”的提醒就是,一定要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

  专家如是说

  我省实施“1+2+3”防控策略

  艾滋病预防控制专家潘晓红对记者说,我省每天都有一个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出现。今年年初,杭州市疾控中心公布对1532例男男同性恋者调查结果:3年内艾滋病感染上升6.5%,梅毒上升4.5%。如果不加控制,同性恋这个群体带来的艾滋病感染率可能达到总感染率的50~60%。

  针对目前的状况,我省提出应对“1+2+3”艾滋病控制策略:策略1针对一般人群:关注安全的健康教育,减少危险行为;降低恐惧与歧视,促进检测和感染者关怀。策略2针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HIV(艾滋病毒感染)检测与咨询。策略3针对HIV阳性人群:防止把艾滋病毒传给别人;对感染者和病人进行及时治疗。

  科学如是说

  男同性恋 雌激素是常人3倍

  对一个男人来说,“为什么好端端的女人不喜欢?”浙医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许毅,研究了近20年。

  许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诺贝尔奖近100年的历史中,自然科学领域的得主没有一个是同性恋。另一方面,在音乐、时装、美发和设计界同性恋集聚,比如早已公开同性恋身份的时装设计大师拉格菲尔德(香奈儿设计师)、乔治·阿玛尼、范思哲。

  显然,不是因为做了涉及的职业,才让他们拥有超凡的才能。而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审美与动手能力的平衡,才让他们在设计界脱颖而出。许毅经过研究发现,男同性恋者的雄激素只有正常人的2/3,而他们的雌激素却高达正常人的3倍,这就使他们同时拥有男人的动手能力和女人的语言及审美能力。

  为了证实这一现象,许毅做起了动物实验,他要通过控制激素水平,把正常的小白鼠改造成同性恋。在实验室里,许毅把新生老鼠用大量雌激素覆盖,等长大后观察行为,结果他成功了。

  “他”爱上“他”

  基因起作用

  科学研究发现,双胞胎中的一人若是同性恋,另一人是同性恋的可能性比常人要大。这说明了基因在人们是否会爱上同性之人这个问题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尽管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同性恋基因”,不过他们一致同意先天因素在这个问题上和后天影响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比如家中排名的伯仲叔季会影响男性的性取向。亲生兄长越多的男性越可能是同性恋,这可能是连续的男胎影响了母亲子宫内的荷尔蒙平衡,因此同性恋就诞生了。

  人和动物的同性恋或双性恋并不仅仅是基因表达、性腺分泌性激素和性激素代谢的结果,环境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关在动物园笼子内的金翅雀如果雄雀的比例太少,雌雀的同性恋现象就会增多,但如果把它们都放到大自然中去,这种现象又会减少。

  (爱白网注:《钱江晚报》原文标题为“被确诊患上了艾滋病,喜欢英俊男生的他却依然无法克制欲望——我真有“万箭穿心”的感觉”。上文仅代表作者或所述各方本人之观点)



8月13日《钱江晚报》

  韩国研究者发现雌性老鼠的一种基因与性倾向有关
  一项研究认为男同性恋者记忆识别人脸的能力强于男异性恋者

资讯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译者:记者王蕊
2010-08-13

http://www.aibai.com/infoview.php?id=21134
talo | 2010-8-14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15::同志哥昨天白月光晚会怎么没去呢
东东堂 | 2010-8-14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同性恋还是心理问题~
想矫正的话还是可以矫正的
小鸡四两 | 2010-8-14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13::垃圾和垃圾等于垃圾,徐毅不可回收,
政南弟弟 | 2010-8-14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59::国人还是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吧 这些东西叫老外去帮我们研究好咯 ::56::
daluwang | 2010-8-14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hahahahahahaha~~~~~~~~~~~~~~~~
匿名| 2010-8-14 12:49
一派胡言     以偏概全
匿名| 2010-8-14 13:14
我想你给我一些忠言和开导,我想你帮我,所以你必须帮我QQ1285224701
王哥 | 2010-8-15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哥 于 2010-8-15 00:05 编辑
同志哥昨天白月光晚会怎么没去呢
talo 发表于 2010-8-14 08:10



    同志哥昨天晚上在白月光酒巴,他九点左右到的,他是代表青春工作组来的,直到浙江爱心理学周年庆祝晚会结束他才走的.听说是和一个帅哥一走去的吧!
王哥 | 2010-8-15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江晚报 记者王蕊报道:
2010-08-13 

省卫生厅近日报告,今年上半年全省艾滋病病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7.9%!急骤上升的人群是男男同性恋!

艾滋病预防控制专家潘晓红对记者说,我省每天都有一个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出现。今年年初,杭州市疾控中心公布对1532例男男同性恋者调查结果:3年内艾滋病感染上升6.5%,梅毒上升4.5%。如果不加控制,同性恋这个群体带来的艾滋病感染率可能达到总感染率的50~60%。
王哥 | 2010-8-15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同志人群的防艾还是很重要的.

同志人群为什么检测?
比尔盖茨有个说法,如果有三个同志检测出艾滋,其中只有一个会去传播,另二个不会,如果不检测那三个都在传播,依据这个说法,检测能减少三分之二有感染率。

     四项检测免费     并赠送礼品



        检测项目:梅毒   艾滋    乙肝    丙肝


     检测地点:下城区疾控中心4楼艾防科

          贯桥 中山北路171号弄堂口

                风起路中山路交叉口向南100公尺


联系电话:下午1:00-晚上10:00

                    0571-85101237   13758248793



检测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双休天休息)

                     9:00-11:30      14:00-17:00
同志哥 | 2010-8-15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东东堂

一个口口声声自称王老师的人,却对自身以及自己的同类缺乏起码的了解,在科学意义上。

同性恋之不是或不能统划为病态,中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三版、美国四版、世界卫生组织十版说得很清楚,这是作为同志必须牢牢掌握的斗争武器。

同性恋不是疾病,所以无需矫正,同性恋也不曾有被“矫正”成功的,许毅的实验,一是用于动物,而是分娩前后使用的激素办法,不可用于具有明确自我定性的准成年或成年人类,事实上所谓同性恋会引起心理问题云云的说法,是着眼于社会偏见及其内化对人的负面影响,而不是这种倾向本身所导致,大多数哪怕再传统的有国家资质的医师,会在“矫正”无效的情况下,试图说服当事人接受自己的性倾向,作反方向的心理辅导。
同志哥 | 2010-8-15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王哥

谢谢王哥褒奖,我是一个人走的。
东东堂 | 2010-8-15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东堂 于 2010-8-15 08:37 编辑

回复 14# 同志哥

一。关于同性恋成因各个学科界有不同的说法,目前尚未有统一或公认的成因说法。基因说只是其中之一,以目前提供的材料只是一种假说,而非完全唯一的原因。就如材料所示“关在动物园笼子内的金翅雀如果雄雀的比例太少,雌雀的同性恋现象就会增多,但如果把它们都放到大自然中去,这种现象又会减少。“如果真是基因决定无法改变,又如何证明这一论点?我尊重同志哥坚持基因说,但自己也只是坚持自己所信的而已。

二。我所谓的是”心理成因“而不是”心理疾病“,可以矫正却不是“必需”矫正。另外,同性恋本身是否为变态心理我个人认为还需定夺,根据变态心理的广义定义,只要是与所处文化相悖的心理状态,既是变态心理。因此,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同性恋可以被称之为是一种变态行为。而当某些人因为价值观保守而谴责同性恋时,我也认为至少应该保证对方说话的权力,我们不是政府,我们也不需要独裁,我们必须尊重并保护身边所有人不同的价值观取向。

三。以全球当下为背景,同性恋本身不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是七成到九成的同性恋存在或多或少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层面对其的不认可而产生的压力所致。这一说法确为事实,而并非“着眼于社会偏见及其内化对人的负面影响”。而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同性恋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必会逐步减小。
同志哥 | 2010-8-15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同志哥 于 2010-8-15 17:45 编辑

回复 16# 东东堂

首先,东东堂是一个在传统异性恋霸权主义的压力之下不得已结了婚生了孩子的男同,却又整天在杭同上搞七搞八,这是事实,这类同性恋者我见得多了,个人主义末路鬼也是你们,伥鬼也是你们,说得轻,是虚伪,说得严重,是亲痛仇快、害群之马、革命运动的第五纵队,这个“性”,我先给你们定好。


其次,基因说也好,许毅的激素论也好,还有以往错误的医学、心理学实践积累的大量反面事实,都说明,同性恋的成因,符合马克思内因决定、外因通过内因辅助起作用的普遍原理,是一个极好的注脚,我同志哥“坚持基因说”,这是你这种一知半解者的狭隘化理解,以为我和你是一个水准,道听途说,但称同性恋则言必张北川李银河;关于所谓孔雀云云,这是倒因为果,也是毫不新鲜的事例罗列,因为,即便在人类里,也有境遇性同性依恋甚至非同志的同性性行为,很多,但它们不是同性恋,反之,同性恋,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同性恋,环境及其表现只是果,而不是因,只能检验,而不能作为立论的源头;“自己也只是坚持自己所信”,“信”没有用,要思考,要动脑筋,要区分概念,要弄清楚决定和被决定的双方。

再次,同性恋是一种身份,而不是一种行为,一如性别、民族、血型,我们可以赋予对方很多权利,但是,没有歧视的权利,特别是事实研究逐渐深入乃至已然清晰的前提下,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歧视同性恋可以被告上法庭,而不是任意其“自由”,民主是相对的、有阶级性的,不存在普遍的民主;“根据变态心理的广义定义,只要是与所处文化相悖的心理状态,既是变态心理。因此,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同性恋可以被称之为是一种变态行为”,请注意,“变态”与否,定义首先要由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界来下,我们的探讨,既是严格的学理意义上的探讨,又是必须由专业领域波及一般日常领域,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民众、让民众去知晓、纠正他们的旧错误、改变他们的陈腐观念,而不是倒过来,甚至以一个老同性恋者的身份,去强化民众毫无科学根据的偏见,把它套在你自己和你的同类的头上,当然,对于像你这样的老 GAY ,自我认同性如此之差、向恐同势力献媚的动力如此之强,我们也是毫不奇怪你的表现的,但是,我们就是要坚持上述国家和国际的权威标准,无视断烂朝报的狗屁保守价值观,进而去改变民意、推动政策;同性恋是不是能够纠正,不是我们杭州的东东堂“王老师”说的,而是,要普遍看更广泛范围里的精神医学和心理咨询实践,很可惜,即便浙一医生也说,十分十分困难,不主动推荐(这是所谓“保守”),爱白的同性恋研究专家星星(戴米恩鲁博士)更广泛地涉猎了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实践,得出同性恋在世界范围内没有被成功“逆转”的先例,外加如我所说,“王老师”没有把同性恋和双性恋、境遇性或青春期同性性行为等各种似是而非的状况区别开来,所以,“可以矫正”,也就不需要你在这里给我们上课了,你没有这个资质。

最后,“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层面对其的不认可而产生的压力所致”和“着眼于社会偏见及其内化对人的负面影响”是一个意思,请不要跟我玩文字游戏。
肖泉 | 2010-8-1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同志哥


    支持同志哥,啊呀,大叔令人失望::067::
本帖最后由 又见炊烟升起 于 2010-8-15 22:50 编辑
回复  东东堂

一。关于同性恋成因各个学科界有不同的说法,目前尚未有统一或公认的成因说法。基因说只是 ...
东东堂 发表于 2010-8-15 08:35


1、“关在动物园笼子内的金翅雀如果雄雀的比例太少,雌雀的同性恋现象就会增多,但如果把它们都放到大自然中去,这种现象又会减少。“如果真是基因决定无法改变,又如何证明这一论点?(这是同性性行为,而不是同性恋,你要搞清楚,同性性行为不等于同性恋,有同性性行为,不等于就是同性恋)

2、根据变态心理的广义定义,只要是与所处文化相悖的心理状态,既是变态心理。(按你的这个逻辑,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有相悖的地方,那谁是变态的,谁又是正常的呢?)
火龙天 | 2010-8-15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王哥

谢谢王哥褒奖,我是一个人走的。
同志哥 发表于 2010-8-15 02:55


和你开个玩笑,我知道你是一个人去的,但你走也不和我打个招呼,没礼貌!
同志哥 | 2010-8-15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火龙天

还说我!我一直在抽血的后房间这里的沙发上,等到十一二点酒吧自己的节目也表演好才回去,出来你就不见了!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