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五毛党及一位Google员工对Google退出中国的看法

[复制链接]
查看1690 | 回复14 | 2010-3-27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寒:
我只想告诉Google,好走。

然后我觉得对于Google本身来说,他在国内做的很多的事情,我个人都非常的欣赏。无论它的去和留,我觉得这都是它自己所要决定的事情。

我当然比较遗憾,无论从Facebook,Youtube,还有包括现在假设Google走了,那么所有的国际上优秀互联网站都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个人其实对于Google的很多行为跟他们的精神,那甭管你是抱着商业目,不是抱着商业目的,这点我觉得不重要,因为如果你抱着商业目的的同时你可以去造福别人,当然最好。

那不像我们中国很多地方,你抱着商业目的,你还去危害别人,既然如此,我们要让人家赚到钱,你何必不去选择一个造福别人的呢?

所以我只能说挺遗憾的,全世界各种优秀的互联网站都纷纷的离开了我们,中国的互联网络变成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局域网。

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反正挺遗憾的,大家反正加紧技术——无论是****或者跟别的技术,大家反正都加强吧。

因为从大趋势来讲,这些,我们所有的这些,包括年轻的朋友们,包括年轻的媒体人成长起来,你更开放的媒体更多的声音,这个历史的潮流是不能阻挡的,任何阻挡这个历史潮流的,在若干年以后,都会被别人所耻笑,所以好走吧。





Google员工:我很幸运可以在这样一家公司工作
Google 退出中国的事件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网络上的阴谋论四起,整个事件俨然已经成为中美政府角力的国际头条。

这两天网络上流传着一篇文章:Google百度和谷歌的那些事,文中提到,这个事件突显出来的,不只是一种利益的冲突,而是更高层次的价值观的冲突,既然我们都难得见证了一个我相信是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我觉得有必要在此时此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作为一种个人的人生记录。

如同文章中所写到的:Google 的创办人是幸运的,有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把商业价值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上面。这句话相当地震撼我,因为我再次意识到,原来这样的幸运是几乎全世界的人都没有的,大部分的人朝九晚五的工作,做着一些自己可能不那么喜欢的事情;看客户的脸色,挨老板的骂,一切忍气吞声,只希望有一天这些忍耐都值得,年资深了,可以不再受制于人,实现人生的自由。

每个企业的高层,总是借着不同的场合,强调公司的价值观是如何如何,我们基层员工是应该如何地有使命感。只是,这些高层,似乎永远离我们那么遥远,他们的话,也似乎像回声一样那么地不切实际且转瞬消逝。

事实上是,踏出社会之后,大部分的我们就一步一步地远离自己的本性和价值观,深处真实的世界,我们有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我们开始向现实低头,开始隐藏住自己的情绪,凡事开始懂得去算计、思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我们被迫在谈判中耍一些小手段,在办公室外安排“第二摊”。吃饭应酬小心翼翼,免得得罪人,以后不知道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一切是为了公司,也是为了自己。

我们变得常常需要说服自己:“这是必要之恶,我并没有偷拐抢骗,只是好好利用手边的资源。”刚出社会原本看不惯别人的很多行为,不知不觉自己也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职场上的技巧,也渐渐地觉得:“其实我还学了不少。”这是耳濡目染,但是在很多人心底,却是一种连自己也渐渐遗忘的无奈。

我们只是一群基层员工,想要存点钱养家活口。价值观?理想?等我休假有时间的时候再想想。

个人既然如此,何况是需要追求永续生存的庞大企业?

也难怪,真正的好朋友总是那些学生时代交的朋友。因为没有利益冲突,最重要的是,那个时候交的朋友,都是用真心交的,没什么好考虑算计的。

所以,Google 是幸运的:“Don’t be evil.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这句话的意涵,像 Google 这样的一家公司,我认为不会再有。

很多人羡慕 Google 待遇好,但是令我惊讶的是:这里的员工对于 Google 价值观的认同。我认为好的价值观始终是我们的一部份,或大或小、若隐若现,只是在社会上越久,就藏得越深,而 Google 的文化,只是让一些人重新发现他们遗忘的这些东西。

美国的学风素以多开放和多元化著称,这是美国文化的一部份。但即使如此,在所有的美国企业之中,也只有 Google 真正地把这种文化带到办公室。由此可知,坚持一种价值观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从古至今,也只有 Google 这样一家公司可以把“Don’t be evil.”这句话挂在嘴上,多的是坚持理想而铩羽而归的个人和企业。

这没有对错,大部分的我们都是身不由己,先能生存,才能谈理想和价值观,所有关于人和社会的理论都是这样告诉我们。事实也似乎的确是如此。

所以 Google 与中国政府的对决,也就是反映出了这件事情,你要求生存?还是求理想?

大部分的我们,只能二选一。

Google 很难得,他可以两个都要。

我很幸运,可以在这样一家公司工作

小心五毛党
1、Google是因为图书搜索不能和中国作家达成协议而羞辱地退出中国的

2、Google的技术不够强大,被百度逼出中国

3、Google试图用商业干涉中国内政

4、没有Google,中国互联网照样强大

5、中国的互联网是充分开放的
蓝色海 | 2010-3-2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5::GOOGLE还是好的  很多英文网站还是要靠GOOGLE才能收到的  尤其是对做外贸的 GOOGLE还是必须的   不过呢   现在服务器在香港   还是一样可以用的啊
Wasabi | 2010-3-2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 ... 2eea820e5e9df3.shtm在市图看杂志是看到滴~::0002::
杭州蓝雨 | 2010-3-27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市图看杂志是看到滴~
Wasabi 发表于 2010-3-27 14:52



    喜欢最后这句话

“Google给我们的最大价值,除了信息流动加速,就是信息永存。当我写完这篇blog,发布在我的blog上,按下"发布"之后的几分钟,各种蜘蛛就会蜂拥而至,把这篇文章复制若干次,存在这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文章即永存。无法被某个组织控制或删除,也无法阻止其流动。公关公司不行,某个国家政府也不行。孙云丰的言论,和百度其他员工的言论,也将和这篇文章一样,被永存,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热爱Google的原因。

现在,我要按下发布按钮了。

edison88 | 2010-3-27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什么都不懂。{:5_234:}  很丢脸的路过下
小鸡四两 | 2010-3-27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073::
Wasabi | 2010-3-27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  盘丝洞  扮了回蜘蛛……精~::48::
健身者 | 2010-3-27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其实很习惯用gOOG的
三子 | 2010-3-27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发展的杯具~
CHU-LIP | 2010-3-2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GG一下,你知道得太多了!
和谐局域网,美好新社会
Espresso | 2010-3-27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不成功……估计被和谐了。
搞搞新意思 | 2010-3-2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很丢脸:(
俣俣 | 2010-3-27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朝
西江 | 2010-3-27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为自由故,那个什么的什么皆可抛!
这就是GOOGLE!
东东堂 | 2010-3-27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Brin在接受採訪時指出,他的心境變化始於2008年北京奧運完結時,在奧運光環褪色後,中國政府開始重啟網路監控和訊息封鎖,且對谷歌的干涉限制也與日俱增。他表示在那段期間內,原本於中國嚴苛的商業營運環境,甚至更為變本加厲。

他聲稱:「中國的干預始終存在。過去我每參加5次會議便有一回,公司得對中國另擬和其他國家不同的策略方案。」

此位年方36歲的創始人表示,中國鎮壓行為的證據越來越多,令他回想起幼時舉家逃出蘇聯的經驗,也加深了他的退出決心。Brin回憶到,當時因他父親是猶太人,蘇俄警察便因此對其騷擾迫害,而中國的封閉行為令他更為篤定,現在正是時候放棄谷歌在中國的營運。

Brin表示:「中國在克服貧困或其他經濟問題方面,獲得了很大的進步成就。然而儘管如此,在某些層面,尤其是資訊審查制度,以及對於不同意見尊重與否等等,我看到了似曾相識的極權主義,這點讓我覺得相當不安。」

在1月12日時,谷歌宣稱將停止審查在中國的搜尋引擎,並稱其認為先前遭網路駭客攻擊的事件,是中國企圖攔截異議份子信件資訊之舉措。在本周一(22日),谷歌正式付諸行動,關閉中國網站並將搜尋結果引導至香港網頁營運,藉此避免過濾行為。

Brin聲稱,該次網路攻擊事件,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根據熟悉內情人士指出,Brin和其他高層人士,和執行長Eric Schmidt及其他認為應留守中國的高層展開激烈辯論,最後贏得勝利。

谷歌在中國的下一步行動還是未知數。公司的業務處於危險之中,一些如香港媒體公司TOM Group Ltd等企業,宣布減少他們和谷歌的廣告搜尋協議,理由是必須遵守中國法律。就人事官員指出,員工們正考慮出走到微軟 (Microsoft Corp)(MSFT-US)等競爭對手企業。

Brin指出,谷歌現正審視其中國地區的業務,包括谷歌衛星地圖和音樂搜尋服務,他表示:「我們已踏入一個全新的世界領域,且將把握每項服務機制。」

Brin表示仍抱持希望,希望這種激進的行為有朝一日可畫下句點。「我自然希望,長期的解決辦法是中國開放網路自由化。」他如此表示。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