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老编历史书《史记.项羽本纪》

[复制链接]
查看1111 | 回复1 | 2011-8-11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行不顾细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一名句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是樊哙对赴宴鸿门宴的刘邦所进之言。刘邦最终采纳了,并悄然逃走,从此建立千古功业,为万世所景仰。

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审时度势,不能却因为却不过面子失去理性判断。其实,更进一步的说,我个人认为以刘邦当时的实力,不到迫不得已,根本不应该去参加那个鸿门宴,去干嘛呢?去见识项羽的威猛吗? 去结实项羽的将军谋士吗?有人或许会说,你怎么知道那会是个充满麻烦的宴会呢?不过是马后炮罢了。真的吗? 那么就让我们简单分析下项羽要见刘邦的目的。他是觉得刘邦长的帅?还是想找个人喝酒?或者说两人去谈笔生意?显然都说不通。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形势再明显不过了。所以说,沛公冒的险太大了,以他当时的地位,实在不该冒那么大的险的。

别说什么不赴宴项羽就会借此开战什么的什么的,项刘之争是大统之争,是不可调和的,就是赴宴了,项羽不还是想干掉刘邦,只是实力未必充足罢了。而赴鸿门宴则给了项羽轻易干掉刘邦的机会,如果不是运气好,不是谋士精,不是勇士猛,咱们历史上就没这个汉高祖了!

所以,个人认为,不赴鸿门宴既是最英明的做法,也是最安全的做法,这是审时度势之下的最佳选择。
炒饭 | 2011-8-11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这这么一件破事,还要引经据典,才子啊才子::38::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